为促进师生间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7月2日,汽车电子研究所举办第二期思享Π·学术沙龙。本期沙龙以“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电磁技术研究”为主题,围绕高场磁共振的成像等前沿方向展开深入探讨,吸引了所内30余名师生参与。

活动开始,姜文团队成员、副研究员高阳作题为“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电磁技术”的专题报告。高阳系统讲解了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电磁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以及射频线圈设计、高频电磁场分布优化、伪影抑制及电磁兼容性等关键研究问题,并重点分享了团队在7T磁共振系统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帮助同学们了解高场磁共振在精准医学、功能成像与早期疾病筛查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在交流分享环节,研二学生文梓丞、路宜步、仇焕然分别以“基于人工介质波导的磁共振行波发射技术”“基于漏波天线阵列的磁共振行波发射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宽带高增益透镜天线设计方法”为主题,介绍各自研究成果。
分享结束后,与会师生就磁共振成像相关问题、交叉学科间的融合以及目前的技术难点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此次学术沙龙不仅拓宽了师生对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电磁技术的理解视野,也激发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热情。未来,汽车电子研究所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跨领域学术探索,提升师生科研思维与表达能力。